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为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注入青春力量
2023-06-29 14:04:21
来源:华声在线


(资料图片)

田建湘 陈婧妮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扎实做好“第二个结合”文章,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肩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使命。

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谱写“第二个结合”文章,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生力军。广大青年要担当起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在时代召唤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力量。

增强理论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当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广大青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担当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守者,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自觉担负起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在社会层面,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社区、群体和个人组织实施系列措施,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实践,让传统文化贴近青年,充分发挥年轻人的积极性,增强传承活力。在学校层面,可以通过设定专业课程、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来培养专门人才。还可以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通识课程以及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传承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及其深厚内涵,凝聚文化共识,坚定文化自信。在个人层面,青年要以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为基础,提炼和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

加强交流互鉴,促进文化繁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也要秉持着开放包容的原则,通过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实现融合创新。做到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广大青年在跨文化交流时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认同本民族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差异,平等交流,良性互动,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还需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积极主动参加文化互动、交流活动,在对话交流中加深民族文化认识、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并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交往互动,在思想碰撞、互学互鉴中汲取新的文化养分,特别是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综合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讲好中国故事。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被国外网友称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的李子柒,以视频方式分享和推广非遗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雅致中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主体意识、树立对话意识,用青春智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把握时代脉动,坚持文化创新。青年应发挥所长,融合现代元素,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话语表达。近年来,“国风国潮”成为流行元素,席卷年轻人市场。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文化创意产品,其在保留了文化精神内核的同时,用潮流化的表现形式和话语模式引发了青年人的共鸣。“90后”京剧演员果小菁用短视频传播国粹艺术,展示传统京剧的魅力,宋代点茶非遗代表传承人范俊雯把茶馆搬进直播间,展示点茶的禅意与艺术美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点,让传统文化成为可触摸的历史,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可融合多元数字媒介,激活传统文化的数字生命。在湖南博物院演出的马王堆复原动态展《一念·辛追梦》,基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将历史文物复原展示与中国传统艺术京剧表演相结合,以国粹承载国宝,并通过独特的舞美设计和多媒体视觉影像,打破时空限制,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视听感受,提供极佳的数字体验。数字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紧跟数字时代步伐,利用数字化载体表达传统文化内容与思想,不断创新话语表达的手段方法,用文化传播新形式扩大传播途径、增强传播力度,以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提升传统文化影响力。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书记、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相关文章